玩快三顺龙最佳时机玩法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玩快三顺龙最佳时机玩法 > 新闻动态 >

5岁孩子耍赖不讲理?别急着立规矩,先读懂他的小心思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5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图片

读者的问题:

“5岁孩子刚学会下棋,赢了就欢呼,输了就耍赖,要么悔棋要么哭闹,说什么都不听!”

“我觉得游戏开心就好,他爸爸却急着教规则,说现在不管,将来就会漠视规则。”

直播间里一位妈妈的困惑,戳中了很多家长的痛点。

面对孩子下棋耍赖,到底该顺着他,还是严厉纠正?其实,5岁孩子的“不遵守规则”,藏着比“规则意识”更值得关注的成长密码。

图片

牛妈解答

1、孩子耍赖,不是故意捣乱,而是“输不起”

5岁孩子的世界里,“赢”意味着被认可、有能力。“输”则可能让他觉得“我不行”。

尤其是面对成年人,孩子本就处于弱势,你懂规则、反应快,他刚学会规则,还没熟练就已经输了,这种无力感很容易转化为耍赖。

一个5岁的小孩,在成年人面前几乎没有能力优势。如果每次玩游戏都输,他只会越来越自卑,觉得“我永远赢不了” 。这时候的耍赖,其实是自我保护,给自己找一个“没输”的台阶,避免直面“我不如你”的挫败感。

当然了,爸爸担心“现在不教规则,将来就会漠视规则”,道理没错。但问题在于:当孩子还没能力接受“输”时,强行灌输规则,只会让他更抗拒规则。

就像你跟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讲跑步技巧,等于空口白谈。

让孩子接受规则的前提,是先帮他跨过“输不起”这道坎。

图片

2、两大误区:要么纵容到底,要么严厉打压

面对孩子耍赖,父母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,结果都可能适得其反:

一是“为了开心,完全纵容”。

有些家长觉得,孩子还小,没必要较真,每次都故意让孩子赢,甚至默许孩子可以悔棋、改规则。

短期内孩子确实开心了,但长期来看,他会误以为“输是可怕的,必须避免”,长大后可能更加输不起,遇到困难就逃避。

二是“立刻上纲上线,强迫遵守规则”。

“输了就是输了,愿赌服输!”“这么小就耍赖,长大还得了?”

这些话看似在教规则,实则在否定孩子的感受。

孩子会觉得:“爸爸妈妈只在乎规则,不在乎我难过”,甚至会故意对着干:“既然你们不爱我,我就偏不遵守规则!”

教育的关键不是让孩子遵守规则,而是让孩子愿意遵守规则。前者是强迫,后者是自觉,而中间的桥梁,是孩子的自信心。

图片

3、三步化解法:先共情,再赋能,最后教规则

真正有效的引导,应该像给植物浇水,先松土(理解情绪),再浇水(建立自信),最后施肥(教规则),循序渐进。

第一步:看见他的“想赢”,而不是批评他的“耍赖”。

当孩子因为输了哭闹时,别急着说“不许哭”“要遵守规则”,先蹲下来告诉他:“妈妈看到你很想赢,输了确实会难过,妈妈小时候输了也会不开心。”

这句话的魔力在于,孩子会觉得“我的感受被理解了”,情绪会慢慢平复。

是的,情绪被接纳后,孩子才能听得进道理。

第二步:适当让孩子赢,帮他积累“我能行”的底气。

对于一个5岁孩子来说,需要很多“赢”的体验来建立自信,就像小树苗需要充足的阳光一样。父母可以偶尔故意让孩子赢,但不是明晃晃地让,而是巧妙地输。比如:“哎呀,妈妈刚才没看到这个棋子,被你吃掉了!”“你这一步走得真好,妈妈真没想到呢!”

这种有技术的“让”,会让孩子觉得“我是靠自己赢的”,自信心会悄悄发芽。

心理学研究发现,孩子需要至少4次成功体验,才能消化1次失败带来的挫折感。所以父母平时可以多玩一些孩子擅长的游戏,比如他跑得快、反应快的小游戏,帮他积累“我能行”的感觉。

第三步:玩够了,再悄悄教规则。

当孩子有了足够的自信,就可以慢慢引入规则了。比如玩之前说:“这次我们约定,每人只能悔棋一次,好不好?”

玩的过程中,如果孩子耍赖,可以笑着提醒:“刚才我们说好的,只能悔一次哦,说话要算数呀。” 语气要轻松,别像批评。如果孩子还是不配合,也不用强迫,下次再试。

规则意识就像学走路,需要慢慢摸索,急不来。当孩子觉得,遵守规则能让游戏更公平、更好玩,他自然会主动遵守。

图片

4、关键不是“教规则”,而是 “养底气”

说到底,5岁孩子下棋耍赖,本质是怕输,而怕输的背后是怕不被认可。

所以,比起教会他遵守规则,更重要的是让他相信:即使我输了,爸爸妈妈依然爱我;即使我暂时做得不好,也有能力慢慢做好。

怎样让孩子有勇气面对输,才是父母要修的功课。

当孩子有了这份勇气,规则就不再是束缚,而是让游戏更有趣的工具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